
在中医理论中,秋季与肺相应,同时秋天的主气是“燥”,秋燥又最易伤肺。
抓住中医养肺精髓,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养肺先通肠
中医藏象学说认为肺与大肠通过经络构成密切的关联。肺气的肃降有助于大肠传导功能的正常发挥;反之,大肠通畅,也有利于肺气的宣发肃降。
这意味着秋季的便秘、排便不畅,会直接影响肺的健康,可能让你更容易咳嗽、气喘或感到胸闷。
揉腹通腑:每日清晨,以肚脐为中心,顺时针方向缓慢轻揉腹部5-10分钟,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,间接宣通肺气。
饮食微调:可在润肺基础上,适当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,如燕麦、红薯、玉米等,保持大便通畅就是在为肺减负。
皮肤是肺的「信号灯」
《黄帝内经》指出:肺主身之皮毛。肺能将脾胃运化生成的气血津液布散到体表,温养肌肤皮毛,调控汗孔开合。
肺功能良好的人,皮肤通常润泽、紧致、抵御外邪的能力强。反之,秋季肺被燥邪所伤,津液耗损,无法润泽皮毛,就会出现皮肤干燥、瘙痒、起屑甚至过敏。
因此,秋季的皮肤问题,不能只盯着表面补水,更要向内从「养肺阴」入手。
中式润燥:
秋梨汤
将新鲜梨洗净切块,加入适量冰糖和清水,慢火炖煮至梨肉透明即可,有效缓解咽喉干痒、咳嗽,还可以加入少许百合、银耳,增强润肺功效。
蜂蜜水
蜂蜜具有滋阴润燥、润肠通便的功效。每日清晨用温水冲泡一杯蜂蜜水饮用,有助于改善便秘,还能让皮肤水润有光泽。
杏仁露
南杏仁性平味甘,有润肺止咳、润肤美容的功效。将杏仁浸泡后磨成浆,煮沸后加入少量冰糖饮用。常饮能使皮肤光滑细腻,由内而外改善干燥问题。
情绪安稳也润肺
《内经》云:肺藏魄,其中“魄”可以理解为与人身体本能相关的精神活动。肺气充足,则“魄”安藏,人的感觉、知觉、动作等本能反应就灵敏而准确,情绪也更为平稳。
秋日在五行中属金,对应情志为“悲忧”。所以秋天人们常常会莫名感到情绪低落、伤感,这种悲伤忧郁的情绪最易损伤肺气,导致肺气运行失常。
晒晒太阳:选择在上午阳光和煦之时,背对太阳晒15-20分钟。背部的督脉和膀胱经是阳气之海,温煦背部能有效驱散忧郁情绪,振奋阳气,强健肺气。
练习肺字决:静坐时,缓缓以鼻吸气,呼气时微张口,舌尖轻抵下齿,发出「嘶」(sī)字音,直至呼气尽。
反复练习20-30次,可以很好地泄出肺腑浊气,调理肺脏功能,同时也能让情绪随着呼吸慢慢平稳下来。
·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
·武汉市临床重点专科
·三级耳鼻喉专科医院
·全国连锁耳鼻喉医院
·省、市医保定点医院
·湖北省商业保险定点医院
©CopyRight 2022-2025 WuHan TaoJiaLin all Rights Reserved 武汉陶家岭医院版权所有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抄袭。 鄂ICP备2025149468号-1
武汉陶家岭医院版权所有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抄袭
©CopyRight 2006-2025 WuHan TaoJiaLin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5149468号-1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