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昨天还好好的,今天一觉醒来,耳朵里突然‘嗡嗡’响个不停,还像进水一样闷堵。”林女士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耳鸣,她以为是熬夜上火,贴了耳贴、喝了凉茶,三天后却发现听不清别人说话,就医时已被确诊为“突发性耳聋伴耳鸣”。
医生提醒:突发性耳鸣是耳朵的“紧急警报”,拖延治疗可能导致永久听力损伤。它不是小问题,背后有真相,也有误区,必须科学应对,及时就医。
01.什么是突发性耳鸣
突发性耳鸣,指在72小时内突然出现的耳内异常声音,如嗡嗡、嘶嘶、蝉鸣或电流声,常单侧发生,可伴随耳闷、听力下降、眩晕等症状。
它并非独立疾病,而是内耳功能急性损伤的信号,常见原因包括:
• 内耳供血障碍(血管痉挛或微血栓);
• 病毒感染引发的神经炎症;
• 强噪音或气压骤变损伤;
• 免疫异常或内淋巴失衡。
• 压力大、熬夜、疲劳是主要诱因,青壮年群体高发。
02.常见误区
面对突发耳鸣,很多人陷入误区,延误治疗:
误区一:休息两天就好
突发性耳鸣可能是突发性耳聋的前兆,72小时是黄金救治期,拖延越久,恢复越难。
误区二:耳鸣贴、滴耳液能治
多数市售耳贴、滴耳液仅缓解外耳不适,对内耳神经性耳鸣无效,滥用还可能掩盖病情。
误区三:听力还在,就不严重
早期听力下降可能仅限高频,自感“听得清”,但语言分辨力已受损,需专业测听才能发现。
误区四:治好了就一劳永逸
若不改变熬夜、高压、噪音暴露等习惯,耳鸣极易复发。
03.就医信号
一旦发生突发性耳鸣,尤其是伴随以下情况,必须24小时内就诊耳鼻喉科:
✅ 耳鸣突然发生,持续不缓解;
✅ 单侧耳闷、堵塞感或听力模糊;
✅ 伴有眩晕、恶心、站立不稳;
✅ 近期有感冒、熬夜、高强度工作史。
医生会通过纯音测听、声导抗、耳声发射等检查,明确是否为神经性损伤,并制定激素、改善循环等治疗方案。
突发性耳鸣是耳朵的“红色警报”,不是忍忍就过去的小事。破除误区,正视真相,及时就医,才能守住听力健康。别让一次忽视,换来永久的耳边噪音。
·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
·武汉市临床重点专科
·三级耳鼻喉专科医院
·全国连锁耳鼻喉医院
·省、市医保定点医院
·湖北省商业保险定点医院
©CopyRight 2022-2025 WuHan TaoJiaLin all Rights Reserved 武汉陶家岭医院版权所有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抄袭。 鄂ICP备2025149468号-1
武汉陶家岭医院版权所有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抄袭
©CopyRight 2006-2025 WuHan TaoJiaLin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5149468号-1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